港股過去一周重心上移,恒指沿10天線反復上揚,至周五更升至23700點附近,升越了去年10月底的反彈高位。短期技術指標較為正面,料可維持反復尋頂走勢,或有機會先行上試24000點心理關口。
外圍市場方面,上周美股再次破頂,大市繼續(xù)受到特朗普相關政策預期影響,在其宣稱將推出大規(guī)模稅改計劃之前,三大股指主要呈現高位爭持格局,反映出當前市場謹慎樂觀的投資氣氛。內地股市過去一周震蕩向上,節(jié)后資金逐漸回流股市,新公布1月進出口數據遠超預期,滬指全周出現不錯漲幅,上周五更一度站上了3200點關口。
在外圍市場表現較為正面的背景下,港股上周交投也明顯改善,資金加速涌入,北水南下規(guī)模亦較年前顯著加大,以中資金融為代表的藍籌股普遍表現良好,推升港股重心不斷上移。上周大市日均成交約800億港元,上周四更激增至959億港元。衍生市場方面,認股證近日成交已攀升至140億港元以上,牛熊證的成交亦大致升至60億港元左右,反映資金入市意愿明顯改善。
恒指牛熊證資金流方面,截至上周四的五個交易日,牛證出現約438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,而熊證則出現約993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,反映較多資金短線做空。街貨分布方面,截至上周四,恒指牛證街貨分散于收回價22800點至23200點之間,這區(qū)域的過夜街貨合計相當于約2700張期指合約;而恒指熊證的過夜街貨則在收回價23700點至24000點之間,相當于約3330張期指合約。
行業(yè)資金流數據方面,資金留意汽車制造業(yè)板塊,相關認購證獲得超過1億港元資金凈流入;網絡媒體股板塊的相關認購證錄得約28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;交易所板塊的相關認購證錄得約2400萬港元資金凈流入;至于內地保險股板塊則較多資金套現獲利離場,相關認購證錄得約2500萬港元資金凈流出。
權證引伸波幅方面,指數權證普遍上升,以三個月貼價場外期權為例,恒指的引伸波幅上升0.3個波幅點至14.4%,國企指數的引伸波幅上升1.3個波幅點至18.2%;個股板塊方面,交易所板塊的引伸波幅上升約3.9個波幅點;網絡媒體股的引伸波幅上升約1.1個波幅點;內險股板塊的引伸波幅上升約2.9至4.3個波幅點;內銀股的引伸波幅上升約0.9至2.4個波幅點。
一般而言,當投資者買入權證后,其盈利主要會來自兩方面,一方面是正股價格的上升(認購證)或下跌(認沽證);其次是權證的引伸波幅上升,如果權證的引伸波幅上升,認購證和認沽證都會受惠。大部分投資者在買入權證時,都是因為對正股抱有一定看法,故此當正股走勢真的如預期般發(fā)展時,投資者便可按原先投資部署,選擇繼續(xù)持有或沽出手上權證獲利。可是如果正股價格沒有變化,權證價格卻因而上升時,又該如何處理呢?正股沒有變化但權證價格上升時,原因是權證的引伸波幅上升了。權證引伸波幅的變化,主要受市場的整體引伸波幅(主要來自場外期權引伸波幅)及個別權證的供求情況影響。(本文并非投資建議,也非就任何投資產品或服務作出建議、要約、或招攬生意。讀者如依賴本文而導致任何損失,作者及法國興業(yè)一概不負任何責任。若需要應咨詢專業(yè)建議。)( 法國興業(yè)證券 周翰宏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