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一的A股,表面看三大股指全線收紅——滬指3828.58點漲0.22%、深成指13157.97點漲0.67%、創指3107.89點漲0.55%,科創50暴漲3%——但背后卻是超過3100只個股下跌的冰冷數據。
(資料圖片僅供參考)
而在市場分化之際,一則觸目驚心的造假案例讓投資者的心又涼了半截。廣道數字,從掛牌新三板到北交所上市,竟在長達7年時間里編造了90%以上的營業收入,虛增金額超14億元。這起案件徹底暴露了監管鏈條中的漏洞,讓投資者不得不問:審計、保薦、監管,這么多年到底在干什么?
與此同時,盤后“一行一局一會”召開發布會,釋放出多條關鍵信號:科技板塊市值占比持續提升、短期政策調整可能性不大、匯金等多路資金在市場穩定中發揮作用。這些消息與監管失守的現實交織在一起,使得周二的市場走勢更具不確定性。
事件詳情回顧:四大沖擊同時發酵
1、造假驚人,監管漏洞再被放大廣道數字2018至2024年系統造假,虛增營收比例高達90%,個別年份接近100%。上市三年,造假卻從掛牌前就開始,證明監管和審計的防線被輕易突破。此案不僅損害投資者利益,也動搖了市場對監管體系的信任。短期內,相關板塊和類似公司將承壓,投資者會更關注財報真實性。
2、發布會釋放市場熱點信號盤后,“一行一局一會”總結過去幾年金融市場運行情況??萍及鍓K市值占比已超四分之一,被明確為當前A股的核心增長力量。但與此同時,高估值的爭議也在升溫,部分資金已對追高科技保持謹慎。這意味著短線可能出現科技板塊內部的資金博弈與輪動。
3、短期政策維持現狀,降溫預期發布會明確短期不涉及政策調整,不會像去年“924行情”那樣推出密集利好,這對尾盤博弈利好的資金是一記警鐘。周二可能出現資金回流兌現的離場動作,尤其是周一尾盤異動的券商板塊,如果量能跟不上趨向兌現。
4、資金穩定機制與情緒引導匯金、社保、保險等多路資金在過去屢次于關鍵點位穩定市場,避免系統性風險。這種穩定機制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市場韌性,但也產生了“情緒反彈—機構減倉—等待低位出手”的循環。投資者需警惕在情緒高點接盤。
看看網友怎么說
“說是造假,數字看得我都不敢信,這么多年沒人查出來嗎?”
“盤后會一結束,我覺得尾盤進去的資金有點懸,政策沒出來,情緒就降了?!?/p>
“科技股還能漲,但這么集中的情況下,一旦跌起來會很狠?!?/p>
“現在我買股第一步就是翻財報,不看故事,看它現金流和利潤。”
廣道數字的造假案不只是一個公司出問題,而是一次監管鏈條的集體丟分,這對市場信心是一次長針刺痛。技術面上,周一的縮量反彈說明資金并沒有完全出擊,量能從上周四的3萬億降到2萬億出頭,這個速度太快。
周二的關鍵就是看量能是否回升。如果成交額止跌回升,科技和券商可能還有沖擊3848點以上的機會;如果繼續縮量,尾盤搶跑的資金可能率先撤退,市場會回到3800點附近震蕩甚至探底。
我的建議很直接——節前看量不看臉,量能穩了才有操作空間,沒量再好的故事都是曇花一現。